种田更省心!我国三大主粮作物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
三大主粮作物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种田玉米机收率10年间翻了近一番——
农机成主力,更省种田更省心
这个“三夏”很高效——6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投入麦收,心国现机械化AG超玩会入口进度比常年快2至3天;精量播种、大主高速插秧,粮作各式农机齐“上阵”,物收夏玉米、获基夏大豆基本播种结束,本实中稻栽插进入尾声;无人机巡田,种田即时反馈、更省作业,心国现机械化实现精准监测、大主防控。粮作
效率提升的物收背后,是获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截至目前,中国农机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农机总动力超11亿千瓦,三大主粮作物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玉米机收率10年间翻了近一番,AG超玩会入口无人机作业日益普遍……田间地头,农机正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农民种田越来越省心。
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
“1天900多亩,3天工夫全收完。”刚刚过去的麦收季,安徽省颍上县种粮大户赵岩岩给自家农场雇来了6台联合收割机,“得亏这些大家伙,2800多亩麦子收得快,损失还少。”
在江淮粮仓安徽,今夏全省4300多万亩小麦机收率超99%,集中收获期只用了10天,比上年提前2天。该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麦收期间全省陆续投入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7万台左右,其中省内投入15万台左右、外地引进2万台左右,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下。从收成看,今年安徽夏粮总产351.86亿斤,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好形势。
得益于更多高效低损收获机具的使用,今年“三夏”麦收进度明显加快。各地共计投入联合收割机60多万台,麦收高峰期有9天单日投入联合收割机在20万台以上、最多达25万台,小麦机收占比超过98%。全国连续16天日机收面积维持在1000万亩以上,机收进度比常年快2至3天,部分省份集中机收结束时间比常年快5天左右。
小麦机收水平的提升是中国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的缩影。当前,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4%,较2012年提高17个百分点,农机作业面积超过73亿亩次;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6%。截至2023年底,农机总动力超11亿千瓦。农机装备制造已基本涵盖各个门类,能够生产14大类50个小类4000多种农机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从人拉牛耕到农机作业,中国农业生产进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可表示,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不仅推动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提升,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农机装备补短板成效显现
眼下正值早稻收获时节,湖南省郴州市蓼江镇的稻田里,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轮番上阵。“早稻收了后得抓紧翻耕,把晚稻栽插下去。”蓼江镇粮农张培雄说,“现在收割、耕地不用愁,还用上了新式的高速插秧机,一台机器一天就能搞定30亩地,以前没30个人工可不行,这给咱种地省了不少事。”
相较于小麦、玉米,水稻种植机械化曾是一大短板。近年来,围绕双季水稻机械化育秧移栽薄弱环节、适宜稻区再生稻生产机械化等方面,各方持续推进适用机具研发,提高机具适应性、可靠性。截至目前,全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率超60%,较2012年的31%大幅提高,高速插秧机生产、推广取得明显突破。
推进农业机械化,需要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如今,不仅仅是水稻,越来越多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有了可喜的新变化。
作为中国棉花主产区,新疆棉花产量2023年占全国九成以上。“种、管、收全程机械化,省时又省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柳源镇棉农范军龙今年购买了新型一体式精量播种机,“这机器播种的同时就能铺设地膜,高效得很。”
新疆大力推进棉花生产机械化,去年投入近7000台采棉机开展机械化采收作业,机械化采收率提升至85%以上,棉花生产综合效益稳步提升。
此外,气力式电驱高速精量播种机、400马力级青饲料收获机实现产业化应用;油菜移栽机、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大豆专用割台规模量产;山地轨道运输机大量应用于湖北、重庆、浙江等地的果(茶)园,保有量接近5万套,丘陵山区一些关键领域开始了从“无机可用”到“有好机用”的跨越……聚焦农业生产急需的大型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方面,农机装备补短板持续推进,成效加快显现。
从“会种田”迈向“慧种田”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机具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让农业生产越来越高效。
“这茬麦收前,新添置了10多台联合收割机。”山东省聊城市祥瑞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瑞刚介绍,这些新铁牛的滚筒加长,收割之后方便接下来的玉米机械化播种,减损又增效。
聊起这些年农机作业的变化,张瑞刚印象深刻:合作社2012年刚成立时,只有4台联合收割机,一台一天最多能收50亩麦子;如今不仅数量增至近90台,作业效率也提高了三四倍。“麦收重在一个‘抢’字,提升收割效率就是在增产。”张瑞刚说。
数据显示,10年前,各地小麦收割机喂入量多在每秒5公斤左右,如今每秒9公斤、10公斤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成为跨区作业主流机型。今年麦收期间,国产自研每秒18公斤大喂入量小麦联合收割机已开始投入使用。
从地上到空中,田间作业机具加快“上新”。
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马蹄镇长远村,水稻生产正值病虫害防治关键期。“今年调来了7架植保无人机,给稻田进行飞防作业。”当地无人机操作技术人员介绍,无人机效率高、喷洒农药更均匀,一台一天的作业亩数可以达到200亩至300亩,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而且能减少农药使用量超30%。
播州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全区种植水稻21万亩,这几年积极推广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现代化农机,持续提升从育苗到插秧再到管理、收割的全程机械化水平。
基于北斗、5G的无人驾驶农机、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农机正加快进入农业生产一线。截至2023年底,全国安装北斗终端农机达220万台,植保无人机总量超过20万架,年作业面积突破21亿亩次……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大力推进,更多农民从“会种田”迈向“慧种田”。(记者 邱海峰)
- ·“梁王”组合救济署名球衣,这场义拍义卖慈善会为病童筹患上超90万元善款
- ·清远清新区获评2023年度广东省“百万万工程”审核优异等次!
- ·十大遨游道路乐游侨乡!中山南区启动村落子遨游破费横蛮节行动
- ·你的终端安全吗?如何加强防护、防范安全风险?
- ·宁德时代回应小米SU7高速事故
- ·点赞!连州两人获第三届“南粤好护士”称谓
- ·红动起来·寻爱 雅安热血故事征集活动进行中
- ·入汛强降雨,新会柑园管护重点抓这些!
- ·格力电器通报维权进展:3人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 ·渔令郎|饲料鳜VS鱼仔鳜
- ·你的终端安全吗?如何加强防护、防范安全风险?
- ·结合政协工作实际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
- ·让新丰味出山进城!守好新丰县平川“菜篮子”,专家学者这样说
- ·56篇作品落选!仙品荔主题征文获奖名单公示
- ·宝兴联社利用节假日契机 宣传金融知识
- ·7月1日起沙特将正式成为中国公民出境团队游目的地